徐霞客哪來的錢到處玩
1587年徐霞客出生于江蘇江陰的一個巨富之家,家底殷實,祖上為官作宰,門生故吏很多。注意,這是一個重要信息,意味著徐霞客一出生就不需要為生計奔波,而是那種家庭背景深厚,錢財無憂可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有錢公子。
據說徐霞客之所以對旅游那么熱衷,有一大根源是源于父親徐有勉,他的父親徐有勉才學過人,但就是不愿科舉也不愿出仕,也不同權貴過多交往,一生喜好游山玩水。
放在正常人看來,這個徐有勉毫無疑問是個“游手好閑”的人,但是人家愣是能把游山玩水玩出一套花樣來:他對各地地理山川和風土人情都有自己的見解。這份見解后來被兒子徐霞客繼承,于是兒子徐霞客也成了一個和父親一樣的怪人。
徐霞客從小就不想科舉,不想出人頭地,不想青史留名,他只想玩,而且不是玩那種小孩子的游戲,是到處瞎轉悠,遇山爬山,遇河過河,膽子極大。
是的,他的這份“頑劣”還得到了父母的支持,他們告訴他,你要想玩就玩吧,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行。于是,長大后的徐霞客真的不考科舉,反正家里有錢,決定出去旅游。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,徐霞客選擇從心,過自己想要的人生。
1608年,22歲的徐霞客頭戴母親為他縫制的“遠游冠”,從家鄉出發,開始了長達33年之久的旅行序幕,風餐露宿,不怕吃苦,不怕挨餓,一年旅游一次,一年“休息”一次,也就是說他除了年底回家照顧父母之外,一年到頭都在外面慢世界的跑,從江浙一帶到湖廣、四川、遼東、西北,大明十三省他全部走了個遍,只為了攀登。
旅行家最大的問題:錢從哪里來?
值得注意的是,旅行家和武林大俠是有區別的,后者出門沒錢了可以“劫富濟貧”,而前者出門要花自己的錢。可是從22歲開始,在此后的30多年中,不事生產的徐霞客不停在外旅行似乎從未為車馬費、住宿費、導游費、餐飲費煩惱過。
而在徐霞客后來成書的筆記《徐霞客游記》中曾記載他游天臺山時有僧人蓮舟同行,同時有兩位仆人幫忙負擔行李,也曾記載說游白岳山、黃山及福建的武夷山時有叔翁徐潯陽同行等等,不難看出他出門喜歡結伴,而且一般還有仆人隨從幫忙負擔行李和照顧他,也就是說,在旅途中,不事生產的他不僅開銷自己的旅費,也分擔朋友和仆人的支出。
知道錢為何物的我們難免發出滿頭問號——他是如何做到玩了一輩子不差錢的?
第一:父母資助
事實上徐霞客前半生的出走,基本都是由家里的田產和商鋪收入在支撐,比如到了最后幾年,坐吃山空的他經濟來源確實有些捉襟見肘了,但是在和朋友金祥甫借幾十兩銀子”以渡難關“無果后,他想辦法還是從金祥甫那里搞到二十兩,并且說用家里二十畝田的租金來還。
當時他曾將這件事記載在自己的游記里,摳門小氣的金祥甫就此上了歷史,也側面讓我們看到了徐家的豪富,幾十年供徐霞客游玩,到最后仍可以產出,可謂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。
第二:官方贊助
旅行后期的徐霞客因為走遍了很多地方,結交了很多朋友,也因為自身天文地理、風土人情無所不知的龐大學識積攢了很高的知名度與才華,也有了許多粉絲。甚至,他憑借著自己龐大的”粉絲團“效應,還從中軍唐玉屏手中得到的“馬牌”,也就是使用驛站的證明信,自此之后他可以免費住到驛站的招待所中,起碼吃住這兩塊費用就很大程度上由“自費”變成了“公費”。
據說,直至55歲生重病之前徐霞客都是“首席國家旅行官”,住宿有人招待,吃喝有人招待。
第三:朋友支持
當然,徐霞客的旅行也少不了朋友們的支持,比如通過好友陳眉公他在云南結識了名士唐大來,因為與唐大來相談甚歡,不僅獲得大把旅費的贊助,唐大來還替他寫了一封介紹信,沿路讓自己的朋友們接應他,可謂有人走遍天下,一路發揮了人脈網的作用,接受各個朋友、朋友的朋友的幫助等等。
可是,探究完了徐霞客的“錢”之來源,我們回頭去看,就像文章開頭那個話題,不免發現徐霞客從來沒在意過錢這東西。
從俗世的角度看,他是個怪人,不考功名不做官就算了,連成家立業的事也不干,但是換個思路想,人只活一輩子,短短幾十年,如何生活難道不是自己的事嗎?
徐霞客的強大之處就在于他幾十年從不為外界的聲音所動搖,立志玩,就玩他一輩子,直到1641年他病重逝世,留下一本《徐霞客游記》,在這本書中記載了中國山川的詳細情況,涉及了地理、水利、地貌等情況,被譽為十七世紀最偉大的地理學著作,就此名留青史,可謂玩出了很多文人沒玩出的花樣與名聲。
于是,我們去看很多不平凡的人物,難免只有一句振聾發聵的深思:所謂成功或許只有一個,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,去度過人生。
世界之最 www.fjyl.net.cn原創不易,請大佬高抬貴手!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