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森球是什么 用人造天體吸收恒星的能量(把恒星包裹利用)
在很多文學講壇上經常會提到戴森球,特別是一些科學家、天文學家,戴森球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,但卻很少人知道戴森球是什么。其實戴森球是在1960年弗里曼·戴森科學家提出的一個概念,說通俗一點這就是一個人造天體,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。
戴森球是什么
早在1960年,弗里曼·戴森科學家就提出了戴森球的概念。那么戴森球是什么呢?其實說通俗點戴森球就是一個人造天體。它是由智慧生物制造出來,圍繞在隨意一顆恒星的周圍,將其完全包裹,吸收其能量并加以利用的天體。
這么說,大家明白戴森球是什么了吧!這個天體的主要用途,就是把宇宙中沒有生命的恒星的能量加以利用。也就是說,這是一個天然的核反應堆。想要包裹住一顆恒星,那么這個天體就要有極大的體積,直徑在上百萬公里到上億公里不等。
對于我們來說,戴森球還只是一個設想的概念,無法實現。想要制作出戴森球,至少要有這些條件:首先要有能力飛出自己生存的恒星系,畢竟不可能只把自己恒星的能量用掉,否則自己怎么生存。
其次,要有能夠制造出如此復雜并且巨大的天體的科學條件,對于我們來說,即使能夠飛出太陽系,但想要在太空中拼接出戴森球,也要極大的經濟基礎和幾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。
戴森球是人造天體
我們曾經介紹過科學家們將宇宙文明的科技水平分為7個等級,人類僅僅達到了0.7級。如果想要制造戴森球,那么就要達到2級。根據我們目前的科技水平,科學家推斷:想要達到2級的文明,我們恐怕還要努力幾千年,甚至幾萬年才能達到。對于戴森球是什么,相信大家也了解了吧。世界之最 www.fjyl.net.cn原創不易,請大佬高抬貴手!
而提出戴森球概念的科學家弗里曼·戴森本人在后來也指出:制造完全包裹住恒星的戴森球,可能在力學上不太成立。如果想要利用這種方式吸收恒星的能量,可以通過巨量的人造衛星圍繞恒星來實現。
而這個新提出的概念,則被命名為戴森云。但是,小編本人有一個疑問:如果我們真的制造出了戴森球,把大量的太陽能吸收到地球,那么地球上的能量將會越來越多。
然而地球的體積是不變的,釋放能量的速度也是很難改變的,那么將會導致能量嚴重充溢。簡單來說,至少會導致極其可怕的溫室效應,熱也熱死了。當然,也許到了那個時候,這個問題可能也會得到完美的解決。總之,我們有生之年,恐怕是看不到這么先進的天體了。大家知道戴森球是什么就好,也不必深入研究。
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